想着残障人士的春晚更有温度

作者: 必威体育betway888
发布于: 2025-02-11

忽培元

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首次实行听障版和视障版无障碍转播,让广大视听障人士在除夕夜同家人一起享受春晚,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不少残障人士竖起了大拇指,为这份特殊的转播点赞。

过年盼春晚、看春晚是大多数中国人除夕夜的首选。春晚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大餐,几十年来播出过数不清的好节目,也涌现出大量好演员。特别是多年前由听障人士演出的舞蹈《千手观音》,在无声世界里,美丽的演员用视觉取代听觉,赢得亿万观众的掌声与喝彩。

往年,春晚这份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却无法与视听障人士“同步”,已成为不少视听障人士的共同困扰,这更让今年春晚的特殊转播充满了温暖。

在这次特殊转播中,转播字幕准确及时,手语翻译流畅自然、声情并茂,通过肢体变化对音乐的解说清晰明了,细致入微的用心态度得到广大视听障人士的高度评价。一位听障人士表示,今年春晚听障版和视障版无障碍转播的推出,体现了社会对特殊群体的理解与尊重,不仅是对他们文化权益的一种保障,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通过这样的转播,特殊群体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常年关注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的公益人士,笔者认为今年春晚首次推出听障版和视障版无障碍转播,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在全社会营造扶残助残良好风尚、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让残疾人平等充分享有文化权益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这一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平等、融合、共享”价值理念的具体行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无障碍转播的背后,还凝聚着中国残联多年来的推动和支持。自2020年起,中国残联每年致力于推动残障人士融入春晚演出,从最初的倡议到今年春晚的全要素接纳,这一过程既是工作推动的积累,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今年春晚播出前夕,中国残联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广电视听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无障碍转播的要求,满足残障人士基本收视需求,优化残障人士广电视听公共文化服务和内容供给。

笔者认为,2025年春晚首次推出听障版和视障版无障碍转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也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伟大进步。这样的转变不仅提升了春晚的亲和力,更激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去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障残障人士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促进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落实。

(作者系文化学者,国务院原参事)

来源:文旅中国、中国文化报

分享
Baidu
map